2020-12-21 15:50:15 來源: 許昌報業傳媒集團 作者:
我要分享:
建安區河街鄉雙龍社區居民進行“大銅器”表演。 資料圖片
“大銅器”表演傳承人邢喜同(右一)在教中學生學習“大銅器”。 記者 黃增瑞 攝
核心提示
12月12日上午,建安區河街鄉有一家飯店開業。其中邀請的雙龍社區人員表演的“大銅器”吸引了不少人觀看。建安區河街鄉雙龍社區位于天寶路以西?!按筱~器”表演相傳為當地明初功臣劉讓所創,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2008年,建安區河街鄉雙龍社區“大銅器”表演入選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記者 黃增瑞
通訊員 李啟東 張麗華
相傳為當地明初功臣劉讓所創
當日,今年68歲的居民劉長明對記者說,他們社區的“大銅器”表演始于明朝中后期,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傳為當時朱元璋兒子的老師劉讓所創。劉讓系原許昌縣河街鄉崗劉村(現建安區河街鄉雙龍社區)人,曾入朝為官。他告老還鄉后,看到村中濫賭成風、民風日下,經反復考慮、與族人商議,決定成立“銅器社”,讓各家出錢購置樂器、服裝,并規定每家必須出一男丁,每晚都操練、演出。這種健身娛樂方式很快為村民所接受。
從此,每逢中秋、春節等喜慶之日,全村老幼齊上陣,拍打出悅耳的聲響,跳出別樣的舞姿,場面氣勢恢宏,熱鬧非凡。
建安區河街鄉雙龍社區黨支部書記邢海寬、劉讓研究會負責人劉國正帶領記者來到劉氏祠堂。
“這是我們社區為紀念劉讓先祖建的祠堂?!眲f。該祠堂坐北朝南,占地近700平方米大小,院內有幾棵挺拔的松柏,三間堂屋為祭祖用的正房,院子的東側還有一個數米高的八角亭,下面是一通高2.5米、寬90厘米、厚20厘米的《圣旨碑》。其上方為漢白玉碑額,有雙龍戲珠圖案浮雕,中間刻有“皇明成祖手敕”字樣,背面是“碑陰題名”幾個字。
“《圣旨碑》是前些年我們修路時在地下挖出來的,當時部分損毀。我們進行了修復,把它立在了劉氏祠堂里?!眲f。
因時間久遠,劉讓以后的幾個傳承人無從考究。后來,又有文獻記載了以下幾位傳承人:劉大、劉相起、邢永記。這幾位均系近代“大銅器”表演的傳承人。每一位傳承人結合當時音律發展狀況與自身體驗,為“大銅器”表演增加了新元素。這樣不但鞏固了前人的成果,而且使“大銅器”表演更加適應當時的發展需要。
“大銅器”表演頗具地方特色
“經過歷年的演變,如今的‘大銅器’表演需80余人參與,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薄按筱~器”表演傳承人邢喜同說,“大銅器”以黃銅制作的打擊樂器為主,所用樂器有鐃12個、大镲6對、鑼2對、大鼓2面、邊鼓1面、鉤子4個、老巴6根,還配有6面大旗、1對獅子。獅子由12人分成3組交替上場表演。
“大銅器”表演均由持邊鼓者統一指揮。表演時配以樂譜,節奏快慢結合、舒緩相間,獅子隨著鼓點做出各種動作。
“大銅器”表演的節奏共有五個,分別是“十樣景”“單絲辮”“雙絲辮”“鷂子翻身”“小蟲兒鬧竹園”,時而輕柔委婉,時而鏗鏘有力。
所有參演人員統一服裝,增添了喜慶氛圍。所有節奏、動作由邊鼓的節奏統領,富有節奏感。表演一場下來大約要20分鐘。
“‘大銅器’表演自明朝流傳至今,經過四五百年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痹S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陳若軍說,建安區河街鄉本地流行豫劇、曲劇和越調三大劇種,所以“大銅器”表演的節奏深受這三大劇種影響,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另外,古樂舞大多源于原始的宗教或祭祀活動,而“大銅器”表演源于遏制賭博等陋習,從一開始就透出“藝術有善”的風格。
2012年和2013年,建安區河街鄉雙龍社區的“大銅器”表演在許都公園參加了許昌市組織的民間文化藝術節,都獲得了三等獎。
爭取早日申報省級“非遺”
“雙腿下蹲,上身挺直,兩手合拍?!碑斎?,在雙龍社區大舞臺,“大銅器”表演傳承人邢喜同和劉軍杰正在教幾位中小學生玩“大銅器”,現場非常震撼。
今年15歲的劉天佑說,他12歲開始和社區的老人學習“大銅器”表演,目前基本掌握了要領。作為年輕人,他愿意把這個古老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這兩年,我們招收近20名中小學生,讓他們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毙舷餐f,他從12歲開始跟老一輩人學習“大銅器”,距今已經有50多年了。他認為,“大銅器”表演不僅能鍛煉身體,而且能提高人的精氣神,好處很多。
“大銅器”表演是本土文化的一個代表,也是本土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發掘保護“大銅器”表演,研究其變遷的過程,對于了解當地歷史文化的發展歷程、豐富當地文化產品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陳若軍說,“大銅器”表演歷史久遠,文化底蘊豐富,深受群眾喜愛。發掘保護“大銅器”表演,對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實現文化與經濟的雙贏,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在雙龍社區,“大銅器”表演的幾位傳承人平時認真學習樂譜、大膽進行革新,將這一古老的民間舞蹈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為其更好地發展奠定了基礎。
邢海寬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廣泛宣傳其歷史文化內涵,提高“大銅器”表演的知名度,優化發展空間,通過聘請專家進行專業的排練來提高其品位,爭取早日申報“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從而使這個產生于小農經濟的民間舞蹈逐步演變成適應市場經濟的文化產業,讓這一流傳幾百年的民間舞蹈重新煥發青春。
責任編輯: 連甲
附件:
12月6日,星途全新一代TXL上市品鑒會鄭州站在坐擁“天下第一名剎”的登封舉辦!此次品鑒會,包括最新上市的全新一代TXL在內的所有車型均亮相于活動現場,來自省內各地主流媒體歡聚一堂,共同感受EXEED星途比肩合資的自主高端品牌魅力以及卓越的試駕感受。[詳細]
許昌日報客戶端(Android版)
請使用手機瀏覽器掃描
許昌日報客戶端(iPhone版)
請使用手機瀏覽器掃描
許昌日報社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
地址:許昌市龍興路報業大廈 郵編:461000 豫ICP備:0501057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豫B2-20180241 業務電話:0374-4399669 值班電話:0374-4399669 郵箱:cn.21xc@foxmail.com